试题揭秘:
英语书面表达
假设你校举行题为“网吧的危害(Harmful Influence of Cyber Centers)”的征文活动。请根据下图写一篇英语短文,描述图中的内容,并就其反映的现象发表评论和提出方案。
注意:
1.词数:100左右;
2.可适当增添细节,以使行文连贯;
3.文中不可使用真实姓名和学校名称;
4.参考词汇:网吧—cyber center
基础知识、社会热点仍是我市高三学生高考前“大练兵”考查的重点。继前日高三学生学业质量调研抽测试卷中的语文和数学考查出现“华南虎”、“猪肉价格”外,昨日,文(理)综和英语的“模拟高考”也紧跟“潮流”,其中,英语考试的作文,就是让学生看“父亲网吧找儿子”的漫画后,写下自己的感想。
学生反应
作文很特别 容易理解错误
“英语的听力让我觉得很不习惯,我觉得口音不够纯正,”高三学生邓乾坤认为,听起来就像是中国式英语,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念。为此,他专门问老师高考英语听力口音标准性的问题,得知高考的听力是专人负责录音才放心。
“作文很特别,题目是一幅父亲去网吧找儿子的漫画,”盛同学说,如果理解对了,就不会偏题,但这种漫画的方式容易导致理解错误,还是有一定难度的。
专家分析
可能预示高考作文要“出新”
“这次的作文是一个漫画作文,确实不常见,”重庆一中的英语教研组长、高三年级备课组长李玉萍说,“平时对生活不加关注的同学可能会有一些‘情绪’,因为这不是一般的命题方式,要点都是在题目中的,”李玉萍说,不过,总的来说,这个作文贴近学生生活,还是比较好写的,只要有一定英语基本功、了解网吧状况的同学都能做。
李玉萍表示,这次作文的形式几乎是近几年的大考中首次出现,这也可能预示着高考作文会选择一些新的出题方式。
文科综合
2007年,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,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奔月梦想。月球,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观察和研究的重要对象。对月食最早作出科学解释的科学家是
A.张衡 B.一行 C.沈括 D.郭守敬
试题揭秘
文综选择题第14题
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,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“嫦娥一号”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。18时29分,“嫦娥一号”进入绕地球运动轨道,然后经过变轨、中途修正、近月制动,最终进入绕月球运动轨道。设“嫦娥一号”卫星绕地球运动时(离地球表面有一定高度),只受地球的万有引力作用而做匀速圆周运动。绕月球运动时,只受月球的万有引力作用而做匀速圆周运动。已知“嫦娥一号”卫星绕地球运动与绕月球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和周期之比,则可以求出
A.地球质量与月球质量之比;B.地球平均密度与月球平均密度之比;C.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与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;D.卫星绕地球运动线速度大小与绕月球运动线速度大小之比
专家分析
建议:复习英语尽量安排在下午
“文综的题目做得比较顺手,”高三学生小陈说。重庆一中研究员张群力分析,文综试卷的结构仍与去年高考一致。“仍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,这表明高考出现怪题的几率较小。”
“英语考试也在走向生活化、社会化,”李玉萍老师建议,一定要多观察、多留意身边的事,还可以阅读英语报、英语杂志,时态、单词拼写、搭配尽量不要出错。
“寒假期间还可以适当地看看英语电影、听听英语歌曲,”李玉萍老师提醒同学们,由于英语是在下午考试,所以,最好是安排在下午做题,这样可以尽早地适应高考的时间。
历史:主观试题 区分度大
“历史考题考查面广,”一中高级教师李霞认为,题目设置得比较有层次、有梯度,特别是主观性试题的区分度较大。同时,还结合现实、热点问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运用,如“嫦娥一号”这些热点就出现在了综合大题中。
重庆一中高三教学年级组长罗健认为,试卷结构没有变化,主要考查的还是基础知识,难度适中,没有偏题怪题。
专家分析
政治:GDP、和谐社会成考题
生物:可能将考查细节知识
研究员提议:高考命题应考虑农村学生视野
“主观题难度有所下降,但客观题还是有一定区分度,”张群力分析,三农、十七大小康目标、GDP翻两番、财产性收入、和谐社会、社会福利问题等等社会热点都纳入试卷中,这让考题的内容显得较为丰富,也体现了关注民生的特点。
一中生物教研组组长廖茂认为,理综的生物部分知识点覆盖面比较广,但重点突出。这提醒同学们生物考题可能会对一些细节性的知识点做考查,不可忽视。
化学:体现发展性和时代性
地理:试题设问迷惑性强
重庆一中化学老师郭仕文分析,化学部门试题着重考查学科的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,体现了基础性。他认为,试题关注科学、技术、社会、环境,这也体现了学科发展性和时代性。
“大城市带大农村是重庆的一大特点,”重庆一中政治科目研究员张群力老师认为,高考命题应该考虑重庆城乡统筹的这一背景,命题公平也是高考公平的一部分。“在命题背景上,还应考虑到农村学生视野的触角范围,”张群力老师说,社会上有的新东西、新事物可能还没有那么快传递到他们那里,如果在高考题目中出现了,对他们来说是很不公平的。
记者了解到,我市高考自主命题以来,命题组成员一般都是由高校的老师组成,而中学老师向命题组提出建议。“少数人能做的题是不公平的题,”所以,张老师建议高考命题组的老师们在确定高考题目前,一定要深入调研,真正了解高三学生的实际情况。
而一中生物老师郭仕文也表示,事实上,在有些农村学校,生物的有些实验都无法做,在实验题方面如果太偏对农村学生来说,也不够公平。
重庆一中高级教师黄强认为,地理方面侧重对学生地理的基础知识的考查。有的试题设问迷惑性强,区分度较高。
物理:突出考综合分析能力
建议:回归教材 区分易混点
罗健认为,物理考题难度适中,突出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。计算题没有刻意追求更新的模型,突出对常规物理性模型的考查,对学生的理解能力、推理能力有较高的要求。
“紧扣高中5本书进行全面复习,寒假期间可以特别熟悉这次没有考查的世界史,同时,还要关注国内外的热点问题,学会结合历史知识,分析现实问题,每天收看新闻联播等。” 张群力建议同学们,利用假期要回归教材,巩固复习基础知识,要善于区别易混点、易错点。
“大家都以为要考的热点,如宏观调空、物价、住房问题、奥运等都没有涉及到,”张群力提醒,这仍然是复习的内容。
黄强老师提醒同学们,复习地理知识点时先“由分散到集中”,在构建了知识点的整体框架结构后,再“由集中到分散”,即用地理思维拓展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。 黄老师还建议同学们整理一个错题集。
廖茂建议,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复习中还是应该多看高中的教材,准确是做对题的前提。
“将化学知识与科学、技术、社会、环境问题结合,有利于学生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去观察问题,”郭仕文老师认为,同学们应关注社会热点,注意归纳总结。
罗健老师建议,应该在假期中对基础知识进行整理,不宜追求怪、难,学会分析物理情景,以不变应万变。
建议: 从学科角度思考社会热点
本报记者 高敏 采写